天才在左疯子在右_《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的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18-04-28 来源:读后感 点击:

【www.fzbilisi.com--读后感】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又称为“精神病人的世界”。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亦或是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访谈录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叛逆,又有谁能说我是正常人呢,这本书,从精神病人了解这个世界,也许他们是疯子,但是他们做到了我们未曾做到的事,他们是独特的、唯一的,没人敢说天才不是疯子,疯子不是天才的。

  本文是量子物理三篇故事的简述,分享给大家。

  1、四维虫子

  物理中的四维是指长度、数量、温度、时间。前三维由牛顿总结,长度包括:长、宽、高、容积等;数量包括:质量、个数、次数等;温度包括:热量、电能、电阻率等。时间是由爱因

  斯坦在牛顿的基础上补充的,包括:比热容、速度、功率等。

  其实我们都是四维动物,除了空间外,在时间轴上我们也存在,只是必须遵从时间流的规律——就是因果关系。绝对四维生物是真正存在于四维中的生物,四维对它来说,就像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一样。也就是说,它身体的一部分不是三维结构性的,是非物质的。如果把时间划分成段的话,那么在每个时间段人类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绝对生物是可以无视任何环境条件生存,超越了环境界限生存,但是四维物理的界限比那个大,可以不考虑因果。是具有量子力学特性的。(参考资料:布里吉特·罗特莱因《薛定谔的猫——玄奥的量子世界》,曹天元《上帝投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爱因斯坦、英菲尔德 合著《物理之演进》)就是两个互不相关联的粒子单元,也许远隔万里却能相互作用。(参考资料:鲍梅斯特 等著《实验性量子电运》1977年12月11日《自然》杂志)

  比如:你在这里,不需要任何设备和辅助,操纵家里的一支画笔在画画,完全按照你的意愿画。或者你在电脑上传文件一样,把一个三维物体发给远方的人。这是不可理解的,再比如:时间倒退一百多年,你对一个当时顶尖的物理学家说你拿着一个没有巴掌大、没一本书厚的东西就可以跟远方的人通话,而这要靠围着地球转的卫星和你手机里那个跟指甲盖一样大小的卡片;你可以坐在一个小屏幕前跟千里之外的陌生人交谈,而且还不需要任何连接线;你看地球另一边的球赛只需要按下电视遥控器。他会怎么想?这会认为你一定是疯子!因为那超出当时任何学科的范畴,列在不可理喻的行列。

  量子只是个词,发现之前没人知道量子该叫什么,大多叫做能量什么的。我们看待四维的思维不能用三维的框架来描述。

  因为四维的眼界跨域了时间,所以我们在它看来,都是蠕动的虫子一样的东西。我们的动作在每个时间段都是不同的,以跨域时间来看,我们都是一条条虫子。绝对四维生物可以先看到我们死亡,再看到我们出生,没有前后因果!

  时间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们!

  2、橘子空间

  打个比方:假如多找几个人,我们一起拿着很大的一张塑料薄膜,每人拉着一个边,把薄膜绷紧。假设这个绷紧的薄膜就是宇宙空间,这时候在上面放一个橘子,薄膜会有一个弧形凹陷。这个弧形凹陷就是扭曲的空间。这是因为万有引力。橘子造成了空间的扭曲,这时候用一颗小钢珠滚过那个橘子凹陷,就会转着圈滑下去。如果力度和角度掌握得很好,小钢珠路过橘子造成的弧形时,橘子弧形凹陷和小钢珠移动向外甩出去的惯性达到了平衡,会围着橘子不停地在转——太阳系就是这么巧,月亮围着地球也是这么巧的事。所以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扭曲的空间。

  如这时候再放上去一个很大的钢珠,会出现一个更深的凹陷,就是太阳。如果这个大钢珠够重,薄膜会破,就是黑洞。这也就是科学界认为的“黑洞质量够大,会撕裂空间”。如果薄膜没破,就会有个很深很深的凹陷,就是虫洞。那么黑洞去哪里了?不知。也许还在别的什么地方,也很可能因为撕裂空间时候的自我损耗已经被中和了,不一定存在了,但是那个凹陷空间和撕裂空间还会存在一阵子。(关于“黑洞中和”的说法是患者假设,但是有些黑洞的确在逐渐消失。参考资料:史蒂芬·霍金的《黑洞蒸发》)

  问:钢球都没有了怎么还会存在凹陷和撕裂的空间?

  这就是重力惯性。如果一个星球突然消失了,周围的扭曲空间还会存在一阵子,不会立刻消失。科学依据:土星光环就是,虽然原本那颗卫星被土星的重力和自身的运转惯性撕碎了,但是它残留的重为场还在,就是这个重力场造成了土星光环还在轨道上。不过,也许几亿年之后就没了,也许几十万年吧。这个不确定,因为发现这种情况还没多久呢。

  我们现在多放几个很大的钢珠,这样薄膜上就有很多大的凹陷了。那么假如那凹陷的位置都很好,在薄膜上会达成一个很平衡的区域,在那个区域的物体,受各方面重力的影响,自己本身无法造成凹陷,但是又达成了平衡,不会滑向任何一个重力凹陷。这个就是重力扭曲造成的平衡。

  如果有一颗行星在那个平衡点的话,那么受平衡重力影响,那颗行星既不自转,也没公转,同时也不会被各种引力场撕碎,就那么待在那里。而且它自己的重力场绝大部分已经被周围的大型重力场吃掉了,那个星球就是时间的终点!为什么说这是时间的终点?质量极大或密度极高的物体可以使时间结构延长——《广义相对论》。(文中的意思是:在几个大型重力场的扭曲平衡点,时空间被造成扭曲后达成的平衡,所以那个星球所处的时空本身就是被几个重力所延长的。说的更直白一点:几个重的物体已经把薄膜压陷、绷紧了,这时候在那个平衡点放一个质量相对很小的物体,那个物体则很难造成薄膜的凹陷,即使有也是很小很小,仅仅维持自身的停留。参考资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文章的表达是“空间”,而非“时空”。实际上,被扭曲的是时空!

  时间的尽头,有没有空气无所谓,有没有重力无所谓,不吃不睡无所谓,肉体存在就存在了,可以存在于任何点——只要你愿意。而且关于迈一步的问题,看你的决定,如果你继续向前,也就是往所有方向前进。同样,你可以同时看到所有的角度,亲眼看到自己的背景,也看到自己的正面或者侧面。是因为三维还存在,但是第四维没了。

  事实上,你连那一步都不用迈,只要你想走出那步,就已经走出去了。没有时间的约束,就脱离了因果关系。你可以占满整个空间——那可是真正的空间,而不是时空。但是其实你就在某个点上。我知道你不能理解,实际上没几个人能理解,包括物理学家。(科普:理查德·费因曼一次采访中对记者解释量子物理时说:“谁也不理解量子理论”。理查德·费因曼 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1918年5月11日生于美国纽约市。曾对量子聚变(核)物理、量子(电)动力学和低温超导做出过杰出贡献。196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88年2月15日因癌症去世,享年69岁。)

  你的身体是具有三维特性的,所以你存在的点只有一个。但没有了时间轴,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因为没有第四维的因果约束。没有时间轴,也就不存在过程了,在时间的尽头,所有的过程其实就是没有过程。因果关系需要有先有后,没有了时间,先后这个概念不存在了。(参考资料:阿拉斯泰尔·雷《量子物理学:是幻想还是现实》,理查德·费因曼《自然规律的特点》)

  这时意识不和身体在一个时空了,意识是由我们的身体产生的,但是存在于相对来说比我们的身体更多维的地方。思想产生于意识,意识不属于这个四维世界。来自意识的思想推动了人类发展和进化。

  对于普通人来说时间的尽头很难理解,但是如果把用薄膜假设的平面空间想明白了。从唯物的角度确认不同的时间流存在,这没问题。达到了重力平衡,也就必定会有一个点属于时间的尽头。尝试着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间就是永恒!

  3、1 迷失的旅行者之精神传输

  时间旅行悖论 比如:你回到了50年前,杀了你祖父,也就不会有你了,但是没有你的存在,你怎么会回去杀了你的祖父呢?

  继续:你回到50年前,你却没办法杀死你的祖父。也许行凶过程中被人拦住了,也许你以为杀了他,其实他没死,也许你根本找不到你祖父,也许你虽然杀了祖父,但是那会你祖母已怀上你父亲了~~~大概就是这样,反正就是你杀不了你的祖父,或者改变不了你已经存在的现实。——悖论不存在,不可改变性。

  这个继续里只说对了一半。但是你可以在你祖母怀上你父亲前杀死你祖父, 这又是悖论。实际上,你杀死了你的祖父,你的父亲还是会存在。只是,在你杀死的那个宇宙不会存在了,包括那个宇宙的你也不会存在了。但他可以在另一个宇宙存在着。这就是多宇宙。而多少个宇宙是未知的。

  对于多宇宙的说法是争论的话题:宇宙在不停的分裂,有无数个可能。但是他告诉我宇宙不会分裂,就是N个,已经存在了。没有时间概念,只能从某一个宇宙的分度看,那个时间上稍早一点或晚一点,还是差不多的。

  自从发现了引力粒子后,开始有反重力运输工具。从那个科技发达的宇宙的地球来到这个宇宙的地球是通过惠勒泡沫的传输。(科普: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生于1911年7月9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物理学思想家和物理学教育家。蕙勒生前是美国自然科学院院士和文理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主席。1937年蕙勒提出了粒子相互作用的散射矩阵概念。1939年提出重子原子核裂变的液滴模型理论。惠勒在广义相对论大体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的时期,把它引进物理学。1965年获得爱因斯坦奖。1968年获原子能委员会恩利克·费米奖。1969年首先使用“黑洞”一词,从此传播世界。1982年获玻尔国际金质奖章。1983年提出了参与宇宙观点。2008年4月13日,因患肺炎医治无效,在新泽西的空中逝世,享年97岁。)反重力器也是才有没多久,至于多宇宙穿梭是政府行为。惠勒泡沫也就是量子泡沫,那是一个形容的说法是不是真的泡沫。在宇宙形成后,整个宇宙在扩散,宇宙中不是绝对同质的,是不规则分布的。宇宙中星系就是不规则分布的(参见1四维虫子)。在非常小的维度上——不是纬度,而是四维时空的“维”。在很微小的维度上,时空也是不规则的,是混乱状态,就像一堆泡沫一样杂乱无章,比原子微粒还小。有些量子泡沫会有虫洞。因为量子泡沫这个词是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创造的,所以叫惠勒泡沫。

  从哲学角度理解:微观其实就是宏观的缩影。

  就是从那个比原子还小的泡沫里传输过来。把我的个人信息转变成数据后,通过电子,实现在这个宇宙重塑。一个宇宙的你,存在于两个宇宙。通过大脑本身就可以释放电讯号,每次传输加标准回传信息。我的脑波讯号,开头部分是定位讯号,结尾部分是回传讯号。到了回传记号的定时后,定期在这个宇宙的替身大脑释放一个信息。刺激一下,这个大脑就会释放我特征的电讯号回去,那边负责捕捉接收。

  3、2迷失的旅行者之压缩问题

  19世纪的时候,物理界有个共识,像光、电磁,这类的能量都是以连续形式存在的,所以我们至今都在用光波、电磁波这类的名称。

  双缝干涉实验 比如:在门上弄出1个竖长条的缝隙来,站在外面用手电向里面照射,关了灯在屋里看,墙上会有1条光带。假设门上弄2个竖长条的缝隙,墙上一系列光栅。这是透过缝隙的光波是相干的,在这些地方互相叠加了,然后就是看到的一系列时暗效果的光栅。假设门被弄4条缝隙,墙上的光带会怎么少?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光栅只是刚才的一半,因为缝隙过多,就造成了光波互相抵消掉,这也就是光干涉现象,这个实验叫“杨氏双缝干涉”(科普:英国医生、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最先在1801年得到两列相干的光波,并且以明确的形式确立了光波叠加原理,用光的波动性解释了干涉现象。另一个提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这个实验。实验注意两点:1、最好在黑暗环境下,同时保障光源是比较稳定的强光;2、缝隙如果开的很宽会得不到光栅效果。)此实验与多宇宙的关系:实验证明了光是波,但是后面出个小问题,用光照射金属板,会产生电流,没人知道为什么。后来经过反复试验,通过研究金属板上光线的量和产生电流量的关系得出结论:光其实是以连续而独立的单元形式存在的能量,也就是粒子。(科普: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这就是量子物理学开端。

  可光不是波吗?为此物理学家有争论,直到爱因斯坦对于原子和粒子的研究结果发表后才结束。爱因斯坦把光粒子叫做光子,因为光子冲击了金属板,才产生了电流。杨氏双缝干涉已经证明了光子是带有波特性的粒子,它具有波粒二象性。

  通过前面的实验看到了光的互相干涉,也就是说,光才可以干涉光。而后面又确定了光子的这个问题。物理学家们就想:如果每次只放出一个光子,用专门的光感应器来接收,这样就没有干扰了吧。但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不能理解。光子的落点很没谱,位置不一。真正的光,真正的感应器,在地下几公里的深处,排除了能排除的所有因素。也就是说,来自其他宇宙的光子干扰了这个光子。(科普:“多宇宙理论”最早是由物理学宁休·埃费里特在 1957年提出的)那么,反重力装置如何改变引力子的方向?无解!

  传输就必须说大脑和人体,在通过DNA技术成功了解大脑机能后,生物学家发现大脑的很多功能如果没有和肢体的互动不能彻底了解,于是他们开始虚拟人体。人体细胞量那么庞大,全部转化成信息还得按照人体的机能动作,用压缩技术可实现。扫描下细胞,把一些差不多的合并为一个信息,这样轻松多了。大脑细胞也一样,但是可以精度提高一些。利用模拟出来的虚拟躯体,和大脑的主神经连接就可以和大脑产生互动了,也许不那么完美。因为目的不是完美,只要弱电刺激、神经反射,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工作就可以,然后停止其他智能反应,只保留生命维持的功能,也就是得到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大脑状态。这时候,刺激大脑记忆部分,让记忆部分释放那部分的弱电,再从中提取记忆信息,然后再电子按照大脑本身的模式,即时发送到这里。开头部分加一个强信号定位,结尾部分加一个回传定时记忆 ,好像在线传输那样传过来。两个宇宙的你,带着同一个记忆!传输后互相之间发生着什么没有回传不得知道。

  有没有这样感觉过:看到某个场景的时候突然觉得似曾相识,甚至可以预知下一秒发生的事情?这是大脑记忆部分产生的临时幻觉和错误,而是你的脑波瞬间和其他宇宙的脑波相通了。而相通的那个恰好是比你早一点的那个宇宙,你得到了另一个自己的记忆信息。那种事情很少就是因为你没办法长时间保持和另一个自己的联系。原理是另一个你的大脑记忆弱电信号能过量子泡沫传输给你了,虽然只有那么一瞬间。

  3、3 迷失的旅行者之回传

  以上的概述,一个人要是这种情况算正常,我没看出他不正常,所以才不正常。

  我现在突然怀疑过去的神话传说都是真的了。原本那是真实的,后来成了历史,当文明衰退后,后人看了那些不相信,历史就变成了传说。如果反重力装置便携化,如果量子电运技术便携化,如果记忆接收芯片植入大脑 。你可以自由地飞,你可以凭空拿到东西,你可以不同上学就得到你需要的任何知识,那不是神话是什么?之所以认为是神话,是因为科技程度还达不到。我知道这些听上去像个科幻晚会的发言。但我是以一个量子物理讲师的身份说的这些。我不信有什么神,我相信人类自己就是神——唯一的问题是:人类这个新的神,是否能控制自己的技术不毁灭自己。所谓的科学技术问题,都不算什么,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人到底是不是能控制住自己所创造的一切,而避免自我毁灭。

  回传后:没听到过你说记忆消除部分,是不是回传后你的记忆就消除了?或者我反过来问:当初你被传输后,那边的你就是空白记忆状态了吗?即使回传了,你还是在这里,你的那个世界的记忆没被抹去。从传送的那瞬间起,你和原来自己的记忆就不同了,你们是分开的灵魂——假如那是灵魂的话。同样道理,你回传了记忆,等于拷贝了一份回去,但是你依旧还在。项目为期10年,对于其他宇宙的信息,是像旅行者探测器一样,源源不断地往回发送。最初理解是要来很多次,现在明白是单程。

  (科普:旅行者探测器: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旅行者2号探测器;同年9月5日,发射了旅行者1号探测器。两个旅行者探测器沿着两条不同轨道,担负太阳系外围行星探测任务,飞向外太空。这三十多年来,旅行者1号已经距离太阳超过150亿公里,成为了迄今为止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而旅行者2号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超过约114亿公里。这两颗探测器至今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地球发送着它们“看”到的一切。而是以2020年,两位旅行者将先后耗尽所有能量。此后,它们将彻底告别人类,在宇宙中默默漂流,直到永远。)

本文来源:http://www.fzbilisi.com/fenleizuowen/38987.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