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当天可以拜山吗]进山写生日记10篇

更新时间:2022-07-17 来源:日记 点击:

【www.fzbilisi.com--日记】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一)

  金秋艳阳天,

  高空无云卷;

  慢写青山下,

  闲画碧水边。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二)

  弹琴的同时,不能与人摆龙门阵,作文的同时,不能与人摆龙门阵,但画画的同时,却能与人摆龙门阵!可以边画边摆龙门阵,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注意分配”。

  因此,我们不论在青山下还是在碧水边,总爱一边写生一边摆龙门阵。

  每到这个时候,我总觉得无比和谐:山与水和谐,人与景和谐,您与我和谐,我与您和谐,和谐得胜过一首《二泉映月》,胜过一首《四小天鹅》!一切都充满快乐!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三)

  我常常告诉学生:凡艺术无不讲究“取”“舍”“详”“略”。

  但当我钻进艺术也搞不好“取”“舍”“详”“略”。

  老朋友老画家老赵,年龄比我还老,思想比我还年青,他却出手不凡,无论写生无论创作,那“取”“舍”“详”“略”都恰到好处。面对好像并无“入幅”价值的景色,经他巧妙“取”“舍”“详”“略”便就成为异常别致的作品,使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四)

  王之涣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我们今天是更爬一座山,更登一匹岭。不消说也就不止“千里目”了。众山一览无余。自幼大人们都说:站得高才看得远,真没有哄骗小孩子。眼下这不是已经站得高看得远吗?

  于是我就想:人的思想也要站得高看得远,只有思想达到了相当高度,方能言说国际、国内,古人、今生,……!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五)

  今天下雨,初秋已有不少寒意,我们多穿了衣服,还是去写生。大家不喜欢空坐屋子摆龙门阵,喜欢边画边摆龙门阵。但只好坐在一座长亭子里。

  雨景啊,四周变得朦胧。山朦胧,水朦胧,路朦胧,树朦胧,小桥朦胧,大塔朦胧……一片朦胧!

  老朋友老画家老赵说:往天我们画的是“说明文”、“议论文”,说明文议论文讲清晰,今天我们画的是“诗”,诗讲朦胧。不是诗无定解吗?朦胧才让人猜测、想象。各人有各人的猜测想象,何必定解。

  于是大家今天就画诗!

  于是大家今天的写生就特别出新意!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六)

  “水往低处流”是规律,但是“山高水高”也是规律。甚至高山还有大瀑布,还有大水湖。今天我们写生就来到大水湖。

  这里的大水湖,四面环山,岸边开满野花,水里有鱼,水面长出水生植物,还有飞来飞去、游来游去的水生雀鸟……

  老朋友老画家老赵说:画画要有群众性,即是说要群众喜欢。现在我们面对的写生题材就具有群众性,群众一定喜欢。飞来飞去、游来游去的水生雀鸟,入幅很生动,只能取,不能舍,而且还只能详,不能略。

  这时水生雀鸟又一阵叫声,近处远处遥相呼应,好像彼此对话,一问一答,时不时又好像独唱,又好像二重唱、又好像小合唱。简直悦耳动听。

  有朋友就问老朋友老画家老赵:详当然要详,但水生雀鸟的叫声无法详入画幅,该怎么办?

  老赵说:各门艺术都有其优势和不足,要表现水生雀鸟的叫声,就只有找作曲家老黄了。

  我想了想说:刘天华作了首二胡曲《空山鸟语》,我可以写首钢琴曲《满湖雀歌》。

  有朋友问我要写的《满湖雀歌》可不可能像《空山鸟语》出名?

  我说:决不可能。

  又问我为什么决不可能?

  我说:出名有出名学说,您去研究出名学说您就知道了。这里我只能告诉您,“名”这玩意儿,像是极宝贵的黄金白银,“人”这玩意儿,像是很普通的舟车。人是载体,载重量由德才决定。我身上的黄金白银够多了,和别人比当然少,但已超过载重量了,再多一点,我这舟车将会被榨毁!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七)

  我们的写生总是互相观摩。老朋友老画家老赵的写生确实不错,虽是写生作品,确也具有独立的完整艺术价值。

  我便一下想起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一方闲章:“不与照相机争功”。李可染说他的绘画不与照相机争功,其实照相机才不与李可染的绘画争功。大凡杰出的绘画,其价值(包括艺术、金钱价值),世界上都没有任何一幅照片可以与之相比!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八)

  每到一个新点写生,我总觉得山光水色与人亲,总想起丰子恺的《山光水色与人亲》。

  我便问大家:为什么人们如此喜欢山水?

  老朋友老画家老赵却倒转来问我:您说为什么人们如此喜欢山水?

  我想了想说:人由猿进化而来。猿长期生活在山水,月又复月,年又复年,离不开山水,自然也就喜欢山水。现在人们如此喜欢山水,是心理的一种远古遗传,可以归入本能!

  老赵说:您的观点成立。可以写篇心理学的学术论文。

  我说:我这个观点,已载于我已经发表的《本能美感与智能美感》,但因发表在《中国美术报》,编辑说,该报的对象都是专业画家,文章只能点到为止,便作了近半删节,因此,观点阐发得不深不透。以后想重写。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九)

  今天,我特别用心观摩老朋友老画家老赵的写生作品。与传统的国画不同,与正宗的西画有异,不少地方写实,不少地方却又写意。

  我便问老赵:您的画法是否正所谓“妙就妙在是与不是之间”或者“以不是之似是之”?

  老赵说:“妙就妙在是与不是之间”或者“以不是之似是之”,都只说其然,没有说其所以然,有点叫人难以捉摸。您的《论视觉归位》不仅说其然,而且说其所以然,我深受启发。这才使我形成我现在既写实又写意的风格。

  我说:我特感谢您喜欢《论视觉归位》。

  他说:我特感谢您撰写《论视觉归位》。

  我还说:归位心理功能,不仅存在于美术的创作与欣赏,而且存在于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欣赏,多久前我就想写,苦于挤不出时间写,我一定要想办法写了。

  桂花开放的季节,与朋友进大山写生,日记(十)

  晚上不能写生,差

  不多我们都讨论技法。

  我很佩服一些朋友记得不少中国画西洋画的技法。有人问我是否记得什么技法?我说我学过但记不得了。大家还以为我装蒜!

  我便说:艺术“目的”恒定,但“方法”不恒定。比如去A地,目的恒定,古人的方法骑千里马,我已经踩自行车、坐汽车,坐火车、坐轮船、坐飞机,骑千里马的方法就记不得了!

本文来源:http://www.fzbilisi.com/fenleizuowen/208496.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