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哈代小说的生态意识研究文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9-09-29 来源:小说 点击:

【www.fzbilisi.com--小说】

  摘要 在生态文学中,哈代是个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尤其是“性格与环境”小说表现了作者深刻的自然主义思想,传达出浓厚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价值;关爱自然即关爱人类自身;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 哈代 生态意识 自然主义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他出生在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博克汉普顿村,那里远离城市文明,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洋溢着浓郁的乡村风情,哈代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就在家乡度过,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他的作品主要描写以多塞特郡为中心的“威塞克斯”地区人们的生活,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风貌。哈代热爱大自然,从小就和树木、平原和江河等自然世界异常亲近,因此他能理解大自然的语言,细致入微地刻画大自然的一切,笔下的大自然充满了灵性和人性。在生态文学中,哈代是个重要人物,哈代的作品尤其是“性格与环境”小说超越了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创作,表现了作者深刻的自然主义思想,传达出浓厚的生态意识。

  一、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价值

  生态学家认为:“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链环,人与蓝天、白云、山川、河流、森林、草原、飞禽、走兽、昆虫在存在的意义上,是平等的、息息相关的。如果有所不同,也只是因为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个思考者、发现者、参与者、协调者、创造者,因此人的责任更为重大,人将通过自身的改进与调节,努力改善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更美好、更和谐、更加富有诗意的世界。”[1]哈代不论对动物、植物还是昆虫、鸟类等自然共同体的成员都怀有热爱之情。在《无名的裘德》中,裘德对小鸟充满了同情:“他每一次把一窝小鸟捉回家来以后总要难过得半夜睡不着觉,往往第二天又把小鸟送回原地。”童年的裘德用手中的响棍驱赶啄食粮食的白嘴鸦,可他却同情起那些渴望吃食却不断受他干扰的鸟儿来,他看着这些小鸟,觉得“它们越来越像是态度温和的朋友,靠他吃饭的食客了”,想到鸟儿的生命弱小而可怜与自己非常相似,他不再驱赶它们“我请你们吃一顿饱饭吧,请你们吃一顿饱饭吧。你们就是都来了,也绝对够你们吃的……亲爱的小鸟儿,你们饱饱地吃一顿吧!”看着小鸟欢快地吃食,裘德满心欢喜“一种共生大地间的同感,像一道富有魔力的丝线一样,把自己的生命和它们的生命贯穿起来。”[2]哈代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联系起来。“由于哈代先生心目中没有上帝,因此他就和树木、平原和江河等这个自然世界亲近起来。他和自然的亲热劲头几乎令人不能相信”[3]。哈代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都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笔下的女神苔丝清新脱俗,与自然为一体,当春天来临时,她生命的脉搏也随着自然的复苏而跳动:“春天来了,是一个特别明媚的春天,连苞芽里生命萌动的声音都几乎可以听到。这情况激励了一切生物,也激励了她……她心里的某种精神仿佛树枝里的树液一样不由得沸腾起来。”[4]大自然就是苔丝的庇护所,不仅如此,作者哈代还将苔丝的命运变换与自然界的更替保持了一致,四季的变换与命运的变化相互呼应,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二、关爱自然即关爱人类自身

  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之间都有着环环相扣的不可切断的关系,人类与土壤、水、植物、动物都同在一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相互依赖,不只是人的生命,动植物的生命和无生命的自然界都应该获得欣赏、尊敬和保护。毫不注意地毁坏自然,攫取和抛弃自然物不仅会造成自然界的损失,最后也会损害人自身。哈代生活在世纪之交,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初期。工业化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带来了损伤,传统文明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本来以农耕生活为主的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原来田园诗般的生活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远去了,大片的森林被砍伐,花草遍地的田野随着工业机械的开进被铲除而荒芜。隆隆的火车和机器的马达声破坏了乡村的宁静,工业化的步伐扰乱了托马斯·哈代的“牧歌式田园”,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土地,只有四处打工而成为生态难民。哈代是田野和晨曦忠实的儿子,他热爱古老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农民,他的作品中描写了工业机械文明对人们田园诗歌般生活的破坏以及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表达了关爱自然即关爱人类自身的生态思想。

  在哈代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生态难民,他们因为失去了土地而使得生活居无定所。《远离尘嚣》中的奥克因为没有耕种的土地借钱在诺科姆办了牧场,希望辛勤的劳动能让自己成为牧场主,从而求得生存出人头地,然而不久羊群遭遇不测,经营彻底破产,只好到巴丝谢芭的农场上当牧羊工;《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一家因为失去土地只有做小生意度日,苔丝在德伯家打工遭受侮辱,后来又不得不去牛奶厂当女工,生活充满了凄苦;《无名的裘德》中裘德没有土地,生活没有保障,他从小帮人打工养家糊口,饱尝了生活的辛酸;《还乡》中的阚特老爹、克锐等人都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只有四处打工谋取生存。哈代小说中威塞克斯的广大农村地区,到处都是这样的生态难民。

  哈代小说中这些人物的遭遇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乡土的眷念,告诉人们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否则,当人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自然的庇护,失去立足的根基后,就只有四处漂泊了。

  三、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是在同一个浑然和谐的整体系统之中的,自然不在人之外,人也不是自然的主宰,真正的美就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最大的美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那种化出化入、生生不息、浑然不觉、圆通如一的和谐。人只能顺应自然,人的行为应当受到统一的自然法则的制约,这是一种生态学的和谐,一种和谐的自然美学[1]。哈代的小说中自然充满了神奇的生命力,大自然的一切都渗透了人的情感,且与人物的命运紧紧相连。他的小说赞美了一个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

  在《还乡》中哈代笔下的荒原就是这样一个和谐的世界,广阔的荒原宏伟,悠久,万古如斯:“文明是它的死敌,自有植被那天起,它的土壤就披上了这件古老的褐色衣服;这本是那种地层上的自然服饰,亘古不变。它那资深的衣裳只此一件,这对于人类在服饰方面的虚荣心有某种讽刺意味。”荒原上的居民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不点,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主角。哈代写道:“一个人穿着颜色和样式都摩登的服装,跑到荒原,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大地的服装既是这样原始,我们仿佛也要穿最古老、最朴素的衣服呀。”[5]这里作者指出人类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哈代小说中的自然不仅仅是自然景观,它们有着自己内在的精神,有着自己的感情思想,与人物的心灵相通,对人物命运产生无法抗拒的影响。哈代认为人跟大自然的任何有生之物比起来都是完全平等的,没有优越之处。哈代笔下的自然富有人性,充满了活力,哈代对其倾注了热爱之情。在哈代看来,大自然与人类是平等的,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自然的变化反映了人物的心路历程,人物的心境赋予了自然人的感情。在《远离尘嚣》中的韦瑟伯利附近有一座诺库姆山,“是那种使过往行人联想到在他面前的,是和地球上任何接近于不可毁灭的地形地貌不相上下的地点之一……在某个剧烈变动的日子里,当那些远为崇峻的高峰叠嶂和使人目眩的花岗岩峭壁崩塌的时候,它却可能依旧安然不动。”[6]山坡上长着山毛榉和细草,“半林半裸的小山和模模糊糊静止不动的地平线之间,那依稀可辨的顶峰俯瞰着大地,这一切形成了一种神秘莫测的阴影———这片阴影中发出的声音使人联想起其中隐藏着某种和这里的地貌相似的东西……右边和左边树林相互呼吼着,像是大教堂的唱诗班错落有致的轮唱。”[6](p.9)这里哈代几乎把诺库姆山个性化了,人性化了。

  哈代的小说向读者描绘出一幅幅诗情浓郁的田园画,表现了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世界。哈代是一位重要生态文学作家,他的小说不仅独特地展现了19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而且传达出浓厚的生态意识,表现了作者深刻的生态思想。哈代认为人不应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人与自然应该是平等互存,和谐共处的关系。他认为人类要敬畏生命,关爱大自然的所有存在物,人类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身;

  人类若是破坏自然,也就是毁灭自己。生态学家认为生态灾难是整个地球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灾难,其根源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危机。因此21世纪重读哈代的作品,了解作者的生态意识和自然思想在现代人面对全球生态危机,关注生态问题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哈代经典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0YBB053参考文献[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英)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M].张若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美)W.费尔普斯.论托马斯哈代[A]//陈焘宇,主编.哈代创作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英)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M].张若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英)托马斯·哈代.还乡[M].王之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6](英)托马斯·哈代.远离尘嚣[M].陈亦君,曾胡,译.花山文艺出版社,1972.

本文来源:http://www.fzbilisi.com/fenleizuowen/55537.html